- 九净肉 → 九淨肉
- ﹝出涅槃經﹞ 九淨肉者, 律中但開不見、 不聞、 不疑三種。 楞嚴要解加自死、 鳥殘, 為五種。 而此經復加不為己等, 是為九淨肉也。 然如來護生戒殺, 而聽比丘食此淨肉者, 蓋因地多沙石, 草菜不生之處, 聽以活命。 此亦權巧方便耳。 若大慈利物, 皆所應斷。 故此經復制諸比丘悉不得食也。 〔一、 不見殺〕, 謂眼自不曾見其殺也。 〔二、 不聞殺〕, 謂耳自不曾聞其殺, 亦不從無信人前, 聞其語為我故殺也。 〔三、 不疑為己殺〕, 僧祇律云: 比丘於檀越家見羊, 後再往彼, 見其頭腳在地, 即生疑而問言: 前所見羊, 為在何處?若言為阿闍黎殺, 則不應食。 若言我為祠天故殺, 是名不疑為己殺也。 (梵語比丘, 華言乞士。 梵語檀, 華言施。 言檀越者, 華梵兼舉。 謂行施者, 能超越貧窮之海也。 梵語阿闍黎, 華言軌範。 ) 〔四、 不為己殺〕, 謂因於他事, 或為他人而殺, 不專為我而殺也。 〔五、 自死〕, 謂非因人故殺, 亦非為他物之所傷害, 乃其命盡報終而死也。 〔六、 鳥殘〕, 謂於山林間, 而為鷹鸇等之所傷害者也。 〔七、 生乾〕, 謂不由湯火而熟, 亦非鷹鸇之所傷殘, 乃因死已日久自乾也。 〔八、 不期遇〕, 謂不因期約, 偶然相遇而食也。 〔九、 前已殺〕, 謂非今時因我而殺, 乃是前時先已殺者也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